文化破圈傳播,城市名片更“靚麗”
近期,一則社火表演視頻中“社?!毙『镒邮帜媒鸸堪?,走出瀟灑自如的步伐,社火文化強勢輸出,迅速引起廣大民眾的圍觀和關注。
社火是我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,是西北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因由各地自發組織,表現形式有較大差異。此次社火表演在社交媒體的裂變式傳播,增強了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力和吸引力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,強調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,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,推進文化自信自強。
不僅是社火,國家級非遺打鐵花、湖北“板車劇團”等也驚艷亮相各地,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各類文化的魅力與活力。2月2日,第五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,嗩吶、花車、傳統技藝、民俗等囊括其中。去年年底,徐州市沛縣民間樂團曹家班登上中央電視臺跨年晚會的舞臺,靠吹嗩吶圈粉無數,主流媒體頻頻點贊。為了適應不同圈層受眾的喜好,曹家班借助抖音平臺直播,用嗩吶演奏流行歌曲,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的碰撞,草根民間文化的輸出,也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嗩吶。
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,歷經時代的積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和價值,涵蓋了地方最生動的特色,是地方發展的重要縮影和歷史見證,也是生活在該地區的人民共同傳承的集體記憶,能夠喚起其他民眾對于地方文化的認知與認同。社交媒體時代,人人都有麥克風,不同于以往PGC(專業媒體內容生產)的內容生產模式,普通人也可以改變傳播角色進行信息的傳播。抖音、快手等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的興起,更多人將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創新式表達,借勢流量持續破圈,拓寬了地方文化名片的新維度。
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豐富的文化資源,能夠打造更加靚麗的城市名片,但傳承好、傳播好非物質文化遺產,需要深入挖掘其獨特價值,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更多維度和寬度上巧妙連接,以有效舉措推動文化資源的影響力、傳播力和吸引力,增強國人的文化認同與體驗,轉變為助推地區發展的活力之源。(王俏俏)
新聞爆料:0516-82345678 商務合作:0516-85792397 13775881757
版權聲明: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、彭城晚報、都市晨報、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,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的保護,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。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,如擅自轉載、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,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。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!
-
深化科技領域合作 賦能綠色能源發展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注入『數字化』動力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綠色低碳能源產業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發力鈉電池 提升徐州綠色能源綜合實力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儲能大時代 徐州大未來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