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蘇徐州:筑牢“三農”壓艙石,鄉村振興擘畫農業強市新圖景
糧豐則農穩,農穩則國安。在今年徐州市兩會上,政府工作報告中9次提到“農業”,要求更加用力抓好鄉村振興,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。
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,2022年徐州“三農”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?2023年如何穩住農業基本盤,繼續夯實“三農”“壓艙石”?
近日,徐州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和清晰的路徑。
農業強
手中有“糧”心中不慌
糧食產能關系著百姓的“口糧”和“飯碗”,耕地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。
數據顯示,近年來徐州糧食總產量連續穩定在500萬噸以上,根據耕種面積的變化略有浮動,總體呈上升趨勢。
2022年,徐州分三次發放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,種糧農戶每畝增收40-50元。主糧作物保險受益面進一步提高,小麥承保499.2萬畝,水稻承保177.5萬畝,玉米承保279萬畝,保險覆蓋率80%以上。15.4萬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全部納入農業保險補貼政策范圍。
立足徐州農業發展基礎和優勢,徐州提出重點建設綠色蔬菜、優質稻麥、高效水果、規模生豬、生態肉禽五大主導產業。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特色創新產業集群產值達872.6億元、增長4.3%。
特色產業集聚發展。綠色蔬菜產業鏈入選省級特色產業鏈推介名錄,是全省10條省級特色產業鏈中唯一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鏈。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3個,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4個。
7家企業晉升省級重點龍頭企業,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級龍頭企業90家、占全省10.4%,國家級龍頭企業9家、占全省9.1%。
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之一。近年來,鄉村除了獨具特色的外在美,還有發展中的美、奮進中的美,展現出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。
示范建設全面鋪開:新增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3個、省級生態宜居美麗示范鎮村65個,銅山區獲批創建首批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。
基礎設施持續改善: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住房條件改善專項行動,新改善農村住房2.6萬戶、總量位居全省第一。持續提升農村公路和村組道路建設水平,農村居民臨近通達率超過95%。
基層黨建穩步提質:啟動實施黨建強基提升工程,農村專業合作社、農業企業生產經營主體的黨組織組建率和黨的工作覆蓋率動態保持100%。
推進精神文明建設: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實現縣鎮村全覆蓋,縣級以上文明村占比達到71.6%。
農業富
“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‘三農’工作的中心任務,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”“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”“讓廣大農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”…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保障農民的收益擺在突出位置,彰顯人民立場。
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農民富是中心城市的本質要求。梳理近幾年我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,可以看到一條明顯的上升曲線,農業農村工作,說一千、道一萬,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。
2022年徐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210元、增長6.4%,其中農村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.6萬元、增長15%,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.69:1。
2022年徐州啟動實施“彭城新農人”培育工程,創新開展“親近田園尋味鄉趣”2022暑期鄉村休閑體驗游活動,吸引大專以上高學歷人才下鄉返鄉7095人,帶動農民就業創業5.8萬人。
在廣袤的彭城大地上,鄉村振興戰略正全面實施,農業農村現代化正加快建設,擼起袖子加油干,讓未來的農村生活更值得期待、值得向往!
文字:王春瑩
制圖:趙鵬來
編輯:崔東寧
新聞爆料:0516-82345678 商務合作:0516-85792397 13775881757
版權聲明: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、彭城晚報、都市晨報、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,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的保護,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。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,如擅自轉載、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,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。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!
-
深化科技領域合作 賦能綠色能源發展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注入『數字化』動力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綠色低碳能源產業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發力鈉電池 提升徐州綠色能源綜合實力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儲能大時代 徐州大未來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